&ldo;不知怎么这段散文的描写一直令我无法忘怀。我虽然并不认识那早在&lso;文革&rso;中冤死的彭柏山,但他那撑着破伞,深一脚浅一脚在坑坑洼洼的雨路上急行的模样,竟老是浮现在我的眼前。也许因为我曾是渔民俱乐部的常客,也许我曾坐在彭柏山曾经坐过的座位上,于是那张冰冷的椅子就不时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喃喃地说起在生活的险恶之中,有那么一对夫妻借着电影传递着人间恩爱的温馨。&rdo;
那时候,正值福建进入一级战备,炮轰金门。台湾在说要反攻大陆。也是在这小走廊上,有几个教师问爸爸,说你是有作战经验的,你倒是说说,台湾会打过来吗?爸爸说:&ldo;战争不是那么简单,他们不敢。&rdo;就是这十二个字,不知道是谁向校党委汇报了,那时候校方的党委书记未力工和系里的党总支书记沈静是在密切注意着爸爸的,现在父亲的&ldo;罪状&rdo;终于成立了。他是在&ldo;反对中央的精神,和蒋介石唱一个调子,麻痹革命群众的备战思想,破坏战备&rdo;。接着,校方写了报告直接递到中央宣传部,然后中宣部的内刊《宣传通讯》刊载了。罗瑞卿看了,立刻批示:此人不适合在前线。
一九六五年十月中旬,中央教育部直接下令:调彭柏山去郑州市河南农学院工作。调令一到,校领导立刻让他离校,一天都不能多留。同时跟他说,对他在厦大四年的工作,不做任何鉴定,走时不准通知任何学生,不许大家为他送行。
父亲(前排中)在厦大合他得学生的留影纪念。照片的背后写着:送给敬爱的彭老师:在您的辛勤教导下,我们成长起来了。您的学生。
要走了,但谁都不知道。应阿姨刚动完手术从上海回来,她在图书馆听见爸爸在跟一个非党团员的年轻教师黄景湖说:&ldo;我要走了。&rdo;应阿姨还以为爸爸要回宿舍,于是她走到爸爸那里说:&ldo;彭老,我跟你一起往回走。&rdo;
&ldo;不是回去,我要离开厦大了。&rdo;
应阿姨惊讶地看着他,不知该说什么好。那时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爸爸很冷静地看着她说:&ldo;你先回去,晚上我会上你家去的。&rdo;
应阿姨感慨地说,那个晚上我们谈了很久很久。但是,即使说得再多,谁也说不明白,特别是爸爸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芮叔叔说:&ldo;彭老,明天我去送你。&rdo;爸爸摇了摇头,他已经感觉到局势太不好了,他不愿意给自己亲密的朋友带来麻烦。他说,&ldo;你不要去送我,就直接到火车站上告别吧。&rdo;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二日,只有黄景湖老师送爸爸到了火车站。芮叔叔说,爸爸是独自一人走进了月台,他手上只拿着一个小包,芮叔叔在月台上等着父亲,然后和他默默地握手告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会是最后的离别。(留给他们最后的纪念,把父亲的名字和芮叔叔、应阿姨联系在一起,是在&ldo;文革&rdo;中间,他们一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说他家是&ldo;裴多菲&rdo;俱乐部,其中主要成员就是胡风分子彭柏山。)
站立的灵魂
总以为写完了《他们的岁月》,就该从阴影里走出来了;原以为书出版了,就会把往事忘却;更多的时候,会以为读者的赞许认可,会与我一起分担对历史的思考。可是,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因为一本书而改变。十年过去了,我依然不敢回头想,不敢重新翻看书页,似乎那潘多拉魔盒里的妖怪随时在等待着我。直到昨天,华东师大出版社通知我,他们愿意再版《他们的岁月》的时候,希望我再能增添一些什么,是什么呢?我偷偷地掀开了书页的一角,一眼看见的是父亲和厦大学生的合影,那时候他只有五十二岁,可是消瘦的脸庞,让人觉得他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夜里我和朋友坐在一起打扑克,光线很暗,我辨别不出是什么时辰,突然看见窗下有人在叫喊:&ldo;老李,来抓人了!&rdo;似乎是对我身边的人在叫喊,可是身边坐的是上海人艺的美工老朱叔叔啊,怎么叫他老李?我看了一眼老朱,奇怪的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可是转眼他就不见了。四周的人还在出牌,没有发出声音,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我放下纸牌朝门口走去,房间里多了一些陌生人,他们都看着我不说话,我打算走边门出去,可是边门锁着。我蜷缩起来,为了不让人看见我,我把手放到胸口,可以抱住自己的身体,把体积缩小,不再被人注意,特别是不被那几个多出来的陌生人注意,不能让他们看见我!但是,我觉得胸口疼痛得难以忍受,低头一看,才发现手臂上长满了整整齐齐的两排牙齿,它们蠕动着,上下啮啃着我的胸口,猩红的肉沾满了鲜血,赤裸裸地展露在那里,我完全被吓住了。深夜,我睁大了眼睛,四周依然是那么黑暗,现实的黑暗和噩梦搅和在一起,我无路可逃。
黑夜里,让我想起了在七九年我去厦大的日子;后来是在○九年的春天,在香港看见了刘再复老师,他是父亲在厦大的学生。看着我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ldo;你看真快,都快五十年了,各种真理都是相对的,只有一个是绝对的,人生太短,时间不够用啊。&rdo;我不说话,我怎么常常是感觉到,人生真长啊,怎么过也过不完?和刘老师相视而坐时,没等我提问,他就开始讲述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谈话显得很自然,这里没有任何功利的需要,这里没有值得掩饰的后悔,作为学生,他没有在父亲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所以回忆变成最真诚的。他不对我说&ldo;你父亲&rdo;,而是一口一个彭老师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