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老子他说实修驿站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老子这几句话,从字面上粗浅一看,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面临转型时的种种变动,一个新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中间产生了很多病态的现象。老子在此病态社会中,体会出他的人生哲学,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他的话,乍看起来是唱反调,但仔细研究一下,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正面教育。

我们可以另外举一个反证。例如把孔子作的《礼记》中的《礼运篇》,加以整体研究后,就会发现孔子亦有老子这样的看法。中国文化,素来重视道德的价值,《礼记》中的《礼运篇》已经表达得很清楚。所谓的&ldo;德&rdo;乃归于&ldo;道&rdo;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之体。而这个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自己认为道就是自然,但是由远古到黄帝的时代,人为的一切,已经渐渐不合于道了。

第二,从黄帝以前的远古史来看,在《列子》书中,假托黄帝本身梦想的文章,便是梦游&ldo;华胥国&rdo;,这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此处暂且不加讨论。文中提到,黄帝作梦,到了另外一个国家,那里到处太平安详,没有任何不幸之事,是人类盼望中的天国。这篇&ldo;华胥梦&rdo;等于中国文化所向往的理想国。其他像相拉图的&ldo;理想国&rdo;、莫耳的&ldo;乌托邦&rdo;,乃至佛家的&ldo;极乐世界&rdo;、基督教的&ldo;天堂&rdo;,都是其来有自,反映了这个世间的人类,苦难重重,无时不在斗争战乱中,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个幸福圆满的境界。而老子所谓的大道,正代表了它的内涵与精神。

其实,老子讲&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的说法,未免失之太刻薄,但这也是爱之心切,所以责之更严。孔子在《礼运篇》也讲得差不多,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此即儒道二家的态度差别之处,但是道理是相互贯通的。

孔子在《礼运篇》上说:&ldo;故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rdo;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jian诈,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用歪了就是老jian巨猾,全在一念之间。因此孔子强调&ldo;用人之智去其诈&rdo;。而大勇的人,往往气魄大,脾气也大。大勇的反面,就是多怒,佛家称之为&ldo;嗔&rdo;。假使一个大英雄、大丈夫,没有暴烈的坏脾气,那就很可贵了。&ldo;用人之仁去其贪&rdo;,仁慈本是件好事,但是仁慈太过了,变得婆婆妈妈,待人接物软塌塌的,心理上难免有一种不自觉的贪恋、执著。因此,能够保持一片仁慈博爱之心,而无这层贪着之念,那便不会发生不良的副作用了。从这里,我们已可明确地看出,老子的&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其意和孔子所讲的道理,并无矛盾冲突之处,只是文学的手法不一样而已。

孔子又说:&ldo;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rdo;,吃好的、喝好的,以及喜欢男女间的关系,这是人生根本的欲望。&ldo;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rdo;,至于死亡和贫穷痛苦,那天底下的人都害怕,都讨厌碰上。所以,&ldo;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rdo;,一个人爱好追求饮食男女的享受,逃避死亡与贫穷的来临,这是心理现象的根本。但是,&ldo;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rdo;,人的思想、念头,从外表是很难看出来,也很难测验得知的。一个人动什么脑筋,打什么主意,心地善与不善,只要不表现于行为,有谁会知道?&ldo;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rdo;,一切的好坏,全凭他心念的变化,根本没有颜色、声音可资辨别。所有的动机想法都深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么,&ldo;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rdo;,要把这些人心的根本问题加以整理、统一,使之去芜存菁,转劣从良,恶行成善举,除了&ldo;礼&rdo;‐‐文化教育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ldo;仁义&rdo;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较少。我常说,中国文化里头,经常提到&ldo;孝道&rdo;,与世界其他文化相较,孝道是中国特有的优点,其高明可贵之处,无可置疑。但这同时也说明了,这几千年来,我们不孝之举太多了,因此孔子才不得不提倡孝道。同样地,社会上不仁不义的故事层出不穷,所以圣贤们才用心良苦,提供这服&ldo;仁义&rdo;的药方,希望社会有所改善。孔子是个文化医生,他把当时文化中的疑难杂症诊断出来,投以对症的药石,尝试解决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老子也是个医生,但他是研究医理的医生,也就是医生的医生。他认为儒生们开的药方,对是对,但是药吃多了,难免又会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难免。光讲仁义道德,说得天花乱坠,有人自然要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义、欺世盗名之事,结果弄巧成拙,照样害人。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病态最为严重,强调仁义,便最积极。老子身处其境,讨厌这种风气,所以从反面来对症下药。

他说:&ldo;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rdo;智慧与jian诈,乃一体两面,一线之隔。聪明与狡猾、老实与笨蛋,根本是息息相关的孪生兄弟。诚实的智慧合于&ldo;道&rdo;,用之于世,为人类社会谋福造利,那就对了,名之为&ldo;德&rdo;。道是体,德是用。然而,诚实虽是好事,若是用不得当,那也会适得其反,坏了事情。

老子这段话,干万不要随随便便看过。近几十年来,我发现有人研究老子,读了此章之后,不作深入一层的体会,便骤下错误的评语说,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忠臣,反对作孝子。这不曲解得太严重了吗!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只是要我们预防其中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而已。

每一件事,皆有其正反两面,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到。或者时间久了,思想搞不通,走了样;或者某一个观念流行多年,时迁境移,已不合宜,并且流弊丛生,失其原意,这就要懂得《大学》的&ldo;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rdo;的道理了,此时必须知道变通。所以,老子的思想与《易经》的思想是一样的,都在一个&ldo;变&rdo;字。

《易经》有五种学问‐‐&ldo;理、象、数、通、变&rdo;。&ldo;理&rdo;是哲学的,《易经》每一个卦,背后皆有其哲学道理。&ldo;象&rdo;,一件事物,一个东西,都有它本身的现象。比如虚空,也有它的现象,空空洞洞,不可捉摸。每一种现象的发生,必须有其形成的哲学道理。而这&ldo;理&rdo;和&ldo;象&rdo;二者,也可以借数字符号来表达、整理。那便是&ldo;数&rdo;了。&ldo;理&rdo;、&ldo;象&rdo;、&ldo;数&rdo;是《易经》三个根本所在,必得将之透彻研究后,才知道&ldo;通&rdo;,只知&ldo;理&rdo;,不通&ldo;象&rdo;、&ldo;数&rdo;;只知&ldo;象&rdo;、&ldo;数&rdo;,不通&ldo;理&rdo;,都不行。要样样深入,全部融会贯通,方能达&ldo;变&rdo;,方能洞烛机先,随时知变、适变、应变。知道变,而能应变,那还属下品境界。上品境界,能在变之先,而先天下的将变时先变。等到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才变,那也恰恰只合于变通而已。老子对仁义、智慧所提的这番道理,也属于变通的一种。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ldo;王&rdo;&ldo;贼&rdo;并列的烂帐

由这一章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只是提出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当时的人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而千古以来,注解老子的学者专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困于老子的语言文字,没有听出弦外之音,把老子误解得太厉害、太离谱了。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是同一精神,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老子对春秋时代社会的批评,是要&ldo;绝圣弃智&rdo;。我们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那真是越读越使人感到高明。孔子作《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书籍。有人说《春秋》不能读,读了会使人jian诈狡猾。孔子自己也说过:&ldo;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rdo;历史读多了,好的榜样没学成,坏的手段全学上了。例如,一般人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难效,曹操易仿。看小说都想当书中的主角,读《三国演义》,想当刘备者不少,想当赵子龙、关公者更多。很多人将自己的欲望,投she到书中有大能力、大聪明的角色情境中,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何其可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