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ldo;生命的延续、发展&rdo;出发,就自然承认&ldo;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rdo;。这就是&ldo;以幼者为本位&rdo;的新的伦理观。如鲁迅所说,这又是与&ldo;中国的旧道理&rdo;相反的:&ldo;父为子纲&rdo;的儒家伦理显然是&ldo;以长者为本位&rdo;,即鲁迅所批评的:&ldo;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rdo;,要后起的生命为将要逝去的生命牺牲,其实是&ldo;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rdo;,扼杀了将来的。
正是从&ldo;幼者本位&rdo;的观点出发,鲁迅强调&ldo;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rdo;,进而做出了&ldo;父子间没有什么恩&rdo;的断语。这又是一个骇世惊俗之论。恐怕至今许多人还认为父母有恩于子女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必须辨清的问题:因为只要承认父母有恩于子女,也就必然承认父母对子女享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支配权力,这就把权力关系引入了人的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并且也就理所当然地引入社会关系中,即不但父亲对于子女具有不可置疑的绝对权力,丈夫对于妻子具有不可置疑的绝对权力,而且君对臣也具有不可置疑的绝对权力:所谓&ldo;三纲&rdo;之说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绝对权力关系上的。这正是鲁迅这些&ldo;五四&rdo;先驱者所要质疑的;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的&ldo;生物学真理&rdo;,即是&ldo;不用&lso;恩&rso;,却给与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lso;爱&rso;&rdo;,鲁迅特意指出,&ldo;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lso;纲&rso;&rdo;。这确实是两种对立的伦理观:是建立在权力关系基础上的&ldo;父为子纲&rdo;,还是&ldo;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rdo;与权力关系的,父母对子女义务的无私的&ldo;爱&rdo;?鲁迅之所以把后者称为&ldo;生物学真理&rdo;,是因为这种义务的爱,正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他指出:&ldo;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前途。&rdo;鲁迅进一步指出,这种&ldo;天性&rdo;的爱也同样存在于中国&ldo;心思纯白,未曾经过&lso;圣人之徒&rso;作贱(即未受&lso;三纲&rdo;之说影响‐‐引者注)的人&rdo;之中,&ldo;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rdo;。‐‐鲁迅说:&ldo;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lso;爱&rso;&rdo;,他及&ldo;五四&rdo;先驱者所要做的,不过是要破除传统的父子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恢复出于生命(人与自然)天性的血缘的&ldo;爱&rdo;,从而建立一种自然的健康的人伦关系。在这样的人伦关系中,父子之间是平等的,同时有一种建立在&ldo;爱&rdo;的基础上的双向扶养义务;而且这样的义务是要代代传递的:每一代都要对自己的后代与前辈尽义务。鲁迅赋予这样的天性的血缘的爱以一种绝对性,即是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不能放弃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对子女与父母的任何伤害,都会使人不成为人,甚至连禽兽都不如了。
由这样的天性的爱的人伦观出发,鲁迅又引出了两个颇为重要的话题。
一是鲁迅对&ldo;五四&rdo;时期的&ldo;爱己&rdo;命题做了一个非常独到的阐释。他仍然着眼于生命的&ldo;保存&rdo;与&ldo;继续&rdo;。他以在&ldo;五四&rdo;很有影响的易卜生《群鬼》的描写为例,强调&ldo;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rdo;,由此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ldo;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rdo;。这就是说,&ldo;爱己&rdo;即注重个人的健全发展,正是为了&ldo;利他&rdo;,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发展。
其次,鲁迅又进一步指出,不能满足于生命的保存与继续,还要追求生命的&ldo;发展&rdo;。鲁迅说天性的爱还包括&ldo;愿意子孙更进一层&rdo;,&ldo;超越了自己&rdo;这样的要求;而&ldo;超越便须改变&rdo;,&ldo;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rdo;这样的传统的&ldo;孝道&rdo;其实是&ldo;退婴的病根&rdo;。
由是,鲁迅提出了&ldo;觉醒的人&rdo;的责任:这是本文讨论的落脚点。他发出这样的召唤‐‐
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并具体解释说,一要&ldo;理解&rdo;,既不要如昔日欧人将孩子看成&ldo;成人的准备&rdo;,也不要如中国人将孩子视为&ldo;缩小的成人&rdo;,而要承认&ldo;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rdo;。〔8〕二要&ldo;指导&rdo;,也即&ldo;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rdo;。三要&ldo;解放&rdo;,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使其成为&ldo;非我&rdo;,成为&ldo;人类中的人&rdo;,&ldo;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rdo;。‐‐这里所提出的每一个原则,在今天读起来,依然是这样地亲切、有力,而且切中时弊,这是不能不令人感慨的。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到了根底,本已十分透彻。‐‐鲁迅后来对年轻的作者提出&ldo;选材要严,开掘要深&rdo;的忠告,〔9〕他自己的文章即是一个典范。但鲁迅的目的,是要说服同辈的人,都来做这样的&ldo;牺牲者&rdo;。于是,又针对可能出现的疑虑,一再提出设问:&ldo;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rdo;;&ldo;或者又怕,解放之后,父子间要疏离了&rdo;;&ldo;或者又怕,解放之后,长者要吃苦了&rdo;;&ldo;或者又怕,解放之后,子女要吃苦了&rdo;……。鲁迅如此舌敝唇焦地劝说,其心可感;而他也借此将论题向横面展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如&ldo;觉醒的人,愈觉有改造社会的任务&rdo;,既不能&ldo;与社会隔离&rdo;,又不能&ldo;周旋&rdo;、&ldo;顺应社会&rdo;;要反对&ldo;提倡虚伪的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rdo;;要警惕那些&ldo;自称&lso;革命&rso;的勃溪子弟&rdo;,他们实际上是&ldo;纯属旧式,待到自己有了子女,也决不解放&rdo;,等等。这样的纵横开掘,就使整篇文章具有汪洋恣肆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