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最近很烦恼。
蜀汉算是平灭了,这一不世之功,总算让他稍稍摆脱了弑杀君主所引发的政治危机。
灭蜀的过程倒是很顺利——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钟会为正,吞汉中,与蜀将姜维对峙于剑阁,牵制了蜀汉大量的机动兵力;邓艾为奇,偷渡阴平,直抵成都,逼降蜀主刘禅,蜀汉宣告灭亡。
然而却没曾想灭蜀之后,反而闹出一堆幺蛾子。
邓艾跋扈,居功自傲,擅自任免官员,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诬陷邓艾。司马昭也被蒙蔽,派监军卫瓘逮捕了邓艾父子。
随后,钟会勾结蜀将姜维,悍然举兵,要推翻把持朝政的司马家族。
幸亏司马昭对钟会的野心早有戒备,派遣心腹中护军贾充率一万步骑进驻蜀地,自己也亲提十万大军西行至长安。钟会措手不及,在姜维的怂恿下扣押手下所有将领。
结果部下反水,钟会、姜维俱死于乱军之中,形势也彻底失控了。失去约束的魏军士兵大肆劫掠百姓,互相厮杀,成都一带乱成了一片修罗场。
最后监军卫瓘总算是收拾稳定了局势,但由于他参与诬陷了邓艾,于是派部下田续在绵竹把邓艾父子给追杀了。
邓艾的身后事甚为凄凉——他在洛阳的质子被诛杀,他的妻子和孙子被流放西域。
蜀地既平,然而经过这场乱子,司马昭短时间是没有余力继续进军灭吴了。
况且他也看到了自己内部的危机——虽说他司马家把持朝政已历三世,且代表着士族集团的利益——然而钟会之乱表明,即使是在士族内部,心向曹魏皇室,或者单纯不满他司马家的人,仍然不少。
对于他来说,这事必须得严肃认真地对待,甚至这比昔日曹髦的狗急跳墙更让他心惊。曹髦那点屁事仅仅是被架空的皇室的一次无力的反抗,对他构不成多少威胁,覆手可灭。
事实上,自高平陵事变以来,在淮南三叛以后,为皇室鸣不平的人已经不多了,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的全面崛起,已经成为大势。
但士族集团内部现在出现了不小的裂痕,这不得不让他慎重起来——毕竟这才是他的基本盘。
他需要时间调整好内部的利益分配,肃清内部的潜在隐患,以确保他,或者儿子司马炎,能够顺利代替魏室,登上大位。
他没得选,走到这一步的权臣,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他必须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不然,昔日的霍光、梁冀之流,就是他的下场。
真到了那一步,不仅是他,整个司马家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既然要专心整顿内部,司马昭就得确保外面不要出乱子。前些日子吴国换了个新君孙皓,此人颇有雄主之姿,雷厉风行,行事与孙休迥异。
虽说现在吴国也是一屁股屎等着擦,按常理来看孙皓此时不可能北犯。不过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以常理度之,所以司马昭认为还是有必要派人去探探孙皓的底细。
眼前这个形势,若是孙休还活着,司马昭认为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能逼降吴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惜孙休被吓死了。不过,该试探的总得试探,万一孙皓是只纸老虎,一吓就跪呢?